#i健康新手召集令#

56岁的老胡忙碌了半辈子,终于迎来了退休生活,为了更科学的养老,老胡听从了朋友的建议,从吃饭下手,开始减少每天摄入的热量。没想到这么吃了半年,老胡足足胖了20斤,让朋友非常震惊!

细问之后老胡说,自己确实限制热量了,早饭吃的特别少,中午也只吃原来的一半,但每到晚上就饿得顶不住了,保持原来的饭量不说,有时还偷偷加顿宵夜。

可每回肚子饱了后,他心里又开始懊悔,第二天往往重蹈覆辙。

现在流传一句话,叫“吃的越少,活得越久”,也确实有实验发现,限制每日热量的摄入,有利于健康长寿。但一日三餐不能像老胡这么吃,科学的吃法钟南山院士早已亲身举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他的“长寿菜单”。

一、吃的越少,活得越久?限制饮食热量真的能抗衰老吗?

早在年中美科学家就研究过“热量摄入与人体衰老”的关系,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Cell》上。

研究采用小鼠实验的方式,将18~27个月的小鼠(相当于人类50~70岁)分为正常饮食组与限制热量组,其中限制热量组的食物摄入比正常饮食少30%。随后对两组小鼠的16.8万个各个组织、器官的细胞进行细致观察,结果发现:

正常饮食小鼠体内细胞有更多的衰老变化,而限制热量小鼠即使到了老年,也有很多组织和细胞与幼鼠十分相似。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其实身体衰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当大量细胞都步入衰老阶段并随之死亡,不仅会影响机体的工作效率,死亡细胞的堆积还会增加身体出现炎症的几率。而炎症是很多细菌、病毒甚至癌细胞的温床,也就增加了我们患病的可能。

适当的热量限制有利于免疫系统保持年轻,许多抗炎基因的表达水平也偏高,此时免疫细胞可以快速察觉到异常细胞的情况,比如促炎细胞、病毒、癌细胞等,不仅减少炎症出现的可能,也降低了人体患病及衰老的风险。

当然,这个实验也有一定局限性。比如小鼠实验确实可以模拟人体可能的变化,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日常摄入的热量也有区别。如果本身就存在肠胃疾病、营养不良、贫血等情况的人,限制热量可能催化病情。

而且中老年人的肠胃功能降低,对营养的吸收率下降,本身就容易缺乏多种营养,此时盲目禁食反而可能对健康不利。

所以,更建议中老年人在摄入优质营养,保证自己身体所需的前提下,再适当降低热量的摄入,避免身体过度肥胖引来慢性疾病。

二、钟南山的长寿菜单告诉我们,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真的有效!

疫情期间85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在高强度工作下仍坚守岗位,我们在敬佩他医德的同时,也暗自感叹他五六十岁的精神状态。

想要“重返年轻”,就要从每天的饮食上下手,钟南山院士早早就透露过他的“长寿菜单”:

●早餐:每天的早餐极其丰盛,一碗红豆粥、一碗加了燕麦的牛奶、两个夹芝士的面包、1个鸡蛋、两个橙子。

●午餐:以鱼肉、禽肉、鸡蛋和豆类为主,摄入大量的蛋白质,必须做到吃饱。

●晚餐:要侧重顶饱的五谷杂粮,但要少吃。

其实钟院士的饮食习惯正对了我们常说的那句话:“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但同样的热量摄入,为什么这样吃更健康呢?我们挨个分析一下:

1、早餐吃好

经过一夜的休息,我们的肠胃已经排空,身体处于饥饿和饥渴状态,此时肠胃对食物的吸收率会适当提高。

此时肠胃可以更快的转化出优质营养,并运往全身各处。这样不仅促进了身体的正常循环,还为器官工作提供了动力,帮助我们保持精神投入工作。

所以早餐要丰富且全面,兼顾蛋白质、维生素、脂肪及碳水这几大类,方便满足身体各处的需求。

2、午餐吃饱

身体经过一上午的工作,早晨摄入的营养已经消耗的差不多,特别对于进行繁重脑力或体力劳动的人来说,可以感觉到明显的疲惫。

此时午餐摄入更多的肉类与蛋白质,比如鸡鸭鱼肉、豆类等,可以为身体提供脂质、糖分、蛋白质等优质营养,续接能量的同时,也能激活大脑的活力,让下午的精神头更足。

3、晚餐吃少

时间来到下午5~6点,此时距离我们醒来已经快要过去12个小时,身体长时间的工作与劳动,已经非常疲惫,很多人想要吃点好的放松一下。但晚餐反而要以五谷杂粮为主,且少吃一点更好。

因为随着夜晚的来临,我们的身体机能也随之放缓,本身消化食物的能力下降,如果多吃很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进而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

粗粮本身热量比较低,且营养链比较长,进入肠胃后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分解,在此期间我们会有更强的饱腹感,却不会给身体造成负担,是晚餐比较好的选择。

三、“过午不食”真的有利于健康吗?

随着全球肥胖人数增加,近些年减肥方案、减肥产品层出不穷,其中也有人建议通过改变吃饭时间达到减肥目的,“过午不食”就是其中之一。过午不食是指一天吃2~3顿饭,过了午后2点左右就不再进食。

但是这样做,真的有利健康吗?

在年召开的肥胖协会年度会议中,伯明翰阿拉巴马大学的研究者发布了相关研究数据。

研究期间他们召集了数名体重超重的成年人,在不改变进食热量的前提下,控制第一组在早8点到下午2点之间进食,另一组人保持12小时正常进食。经过观察后发现:

过午不食组的卡路里消耗、燃脂效率、身体代谢,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这可能是因为当我们持续饥饿数十小时后,身体一直处在燃烧热量的状态,摄入食物的热量消耗完毕后,就开始分解堆积的脂肪,为正常运行提供动力,这一过程提高了燃脂效率。

而在饥饿后,我们摄入的食物将会更快被吸收利用,无形中也推动了身体的基础代谢。

不过这项研究中主要的参与人都是超重成年人,他们身体中本身储存了大量的脂肪,能够保证挨饿后对身体没有影响。而且过于消瘦、营养不良或吸收能力较差的人强行“过午不食”,很可能加剧对身体的损伤。

所以在早餐吃好、午餐吃饱的基础上,晚餐少吃更适合大部分人群。

医生结语:

我们一直未停止关于饮食的研究,目前多方面的试验也发现,适当限制热量及过午不食,可以帮助肥胖人群减重、高血脂患者减脂。其中,限制热量也可能会延缓健康人的衰老速度。

但相比之下,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的三餐食用原则,可能更适合大部分人群,是实用性更强、更易坚持、性价比更高的饮食方案。

引用文献:

[1]林殷,and奚茜."过午不食行不行."烹调知识4():2.

[2]郭清.管理健康从一日三餐开始[J].健康人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yangbulianga.com/yyblyyy/20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