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能吃不长肉多半是胃强脾弱,中医教你如
很多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平时吃饭的时候胃口都很好,不怎么挑食,而且吃得很多,吃完正餐一会儿又喊饿要吃东西,但是时间久了就发现孩子不长肉,有些孩子甚至越来越瘦,个子小,脸色黄。这是怎么回事呢? 《万密斋》有云:“若要小儿安,三分饥和寒。”中医认为,这类孩子多是典型的“胃强脾弱”。胃主纳食,脾主吸收运化,两者互相协调,如果脾的吸收运化功能不足,水谷精微无法濡养头面心肺,就会导致长期积滞,让孩子看起来就像营养不良。 一、胃强脾弱的孩子主要有哪些表现? 1.消谷善饥,易感饥饿,喜食油腻高热量之物等; 2.暴躁易怒,精神欠佳等; 3.形体消瘦,越吃越瘦等; 4.大便干结,面色发黄等; 5.容易生病,尤其是胃肠道等相关方面的疾病。 二、胃强脾弱怎么办? 首先要消食,吃饭只吃七分饱,而后补脾养胃、攻补兼施。如果不消积食,单一地进行补脾或养胃,不仅补不进去、效果不佳,可能还会起到反作用加重积滞,那就得不偿失了。 三、为什么要补脾养胃?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而气血是维护机体正常功能的物质基础。如果孩子气血不足,就可能会影响到他的生长发育、机体抗病能力等,出现光吃不长、反复感冒、大便干结等症状,如此种种,对孩子的生活、学习、成长不利。 四、如何补脾养胃? (一)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方法简便,性价比高,有预防保健的功效,比较常用补脾养胃的推拿有补脾经、掐揉四横纹、清胃经、按揉足三里、顺摩腹五种。 1.补脾经 (1)位置:位于拇指桡侧,可以作出“五指并拢”的姿势,掌心向上,在大拇指靠外面的那一侧部位。 (2)方法:让患儿的拇指微微弯曲,用自己右手的拇指侧面或正指面,从患儿的拇指侧面从指尖推到手指指根处,来回推动,一来一回为一次,约-次。 2.掐揉四横纹 (1)位置:在人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第1指间(靠近掌心处)关节横纹的地方。 (2)方法:以大拇指指尖按顺序,掐揉患儿的四横纹,掐1次揉3次算作掐揉一次,掐揉3-5次;或者让患儿四指并拢,掌心朝上,横着在穴位上来回直推,推-次。 3.清胃经 (1)位置:在手掌大鱼际桡侧,也就是从大拇指根部到掌根那一块范围。 (2)方法:从掌根推到拇指根,上下推动,一上一下算一次,约-次。 4.按揉足三里 (1)位置:四指并拢,横放在小腿外侧、外膝正下方,也就是外膝眼下3寸。 (2)方法:用大拇指打旋按揉,约50-次。 5.顺摩腹 (1)位置:患儿的腹部,也就是肚子。 (2)方法:双手合十上下摩搓掌心,微微发热为宜,以神阙(也就是肚脐)为中心点顺时针进行按摩,按摩时应注意力道,轻重得宜,速度适中,按摩约-次。 温馨提示:按摩法虽好,也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正确使用。 (二)科学喂养 1.控制饭量:要少吃多餐,每次吃饭的时候只吃七分饱就够了,家长应严格把关,不能因为孩子想吃就一味投食; 2.消除积食:中医讲究辨证,针对不同体质有不同的食疗方法,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食疗,比如焦三仙(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具有消积化滞、健胃开脾的功效。 3.清淡饮食:选择无刺激性易消化的食物,如果孩子容易饿,除正餐之外,可备一些易增强饱腹感的食物,比如番薯、南瓜等。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一个健康的脾胃循环系统可以让孩子平安健康地成长,所以就要在吃饭、穿衣上面把控好分寸、留有余地,不能吃太饱穿太暖。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诊,辨证调理。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yangbulianga.com/yyblyyy/19788.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孩若出现这3种迹象,千万别当感冒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