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电子产品普及是居民超重肥胖直接原因
今天,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赵文华用“超重肥胖上升速度较快、流行水平较高、全人群均受影响”描述了当前人群的超重肥胖形势。他指出,各个年龄人群的职业劳动程度普遍降低,出行越来越方便、电子产品普及导致了居民静态生活时间普遍增加,成为导致个体超重肥胖的直接原因。 “除了营养不足、微量营养素缺乏症这两种人们比较熟知的营养不良以外,第三种形式的营养不良是超重肥胖。”谈及我国居民面临的突出营养问题,赵文华表示,超重肥胖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多种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一轮的监测结果显示,我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过50%,6岁至17岁的儿童青少年接近20%,6岁以下的儿童达到10%。“可以用超重肥胖上升速度较快、流行水平较高和全人群均受影响来描述当前人群的超重肥胖形势。这也预示着这项工作将面临巨大挑战。” 他分析,人群的超重肥胖既是社会发展带来的问题,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密不可分。从人群层面来讲,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超重肥胖发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方面,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脂肪供能比持续增加,高油高糖能能量密度高、营养素密度低的食物摄入较多,蔬菜、水果、豆及豆制品摄入不足,主食精细化等等,导致个体能量摄入增加。另一方面,各个年龄人群的职业劳动程度普遍降低,出行越来越方便、电子产品普及导致了居民静态生活时间普遍增加,也导致了能量消耗的减少,能量摄入和能量支出的不平衡,是导致个体超重肥胖的直接原因。 他表示,超重肥胖的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个人和家庭共同努力。在未来,需要继续加大推进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要改善饮食和食物的供应环境,比如说推动健康食堂、健康餐厅,鼓励食品企业生产低油、低糖食品,为居民选择营养丰富的食物、实现合理膳食,提供更多的支持条件。同时,要改善促进人们身体活动的支持环境,加强人行道、自行车道、健康步道的建设,鼓励绿色出行;加大体育、健身、娱乐场所、公园等促进身体活动设施的建设,并向公众开放。 此外,要加大健康体重知识的宣教,继续大力推进“三减三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中的健康体重专项行动。同时,鼓励每个人经常测体重,加强个体化的体重管理服务,加强对超重肥胖个体化的指导,通过合理营养和充足身体活动,把健康体重贯穿在全生命周期。 “最后我还想强调一下,超重肥胖的控制必须坚持预防为主,贯穿全生命周期,要从女性备孕、母亲孕期开始,从儿童青少年时期抓起。”赵文华说。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刘欢 编辑:王雯淼 流程编辑吴越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yangbulianga.com/yyblyyy/19474.html
- 上一篇文章: 清华大学全面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央广网
- 下一篇文章: 汤不是浓缩的精华,不要再给宝宝这样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