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提供

吴青青颜伟慧周敏等

上海医院临床营养科

上海市小儿消化与营养重点实验室(14DZ)

上海医院内镜室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经口内镜下肌层切开术(Peroralendoscopicmyotomy,POEM)已开始应用于儿科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但AC易与胃食管疾病引起的反流相混淆,常被误诊,因此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本文就本院1例AC继发严重营养不良患儿行营养支持、POEM手术治疗进行汇报。

病例资料

患儿,男,9岁,年10月29日出生。年10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三餐后呕吐,伴发热,体温波动于38℃~39℃,热峰达40℃,医院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经对症处理后体温恢复正常,予以出院,但存在“继发性癫痫”。年7月3日又因“呕吐9月余”至我院门诊就诊,体格检查示消瘦貌,体重18kg,年龄别体重Z-3。辅助检查:上消化道测压示食管体同步收缩,吞咽时食管体下端括约肌不能放松;24hpH测试提示无胃食管反流;胃十二指肠钡餐造影发现食管下端呈鸟嘴样狭窄,狭窄段对称,食管蠕动减弱。追问病史,患儿发病9个月以来,每餐均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故拟“贲门失弛缓症,重度营养不良,病毒性脑炎后遗症(继发性癫痫)”于年7月10日收入我科治疗。患儿发病前体重32kg。

患儿入院时Eckardt评分为8分(表2),予口服流质饮食出现呕吐,改留置鼻胃管管饲后呕吐缓解。预计患儿鼻饲喂养时间大于6周,故于年7月17日(入院后第7天)在全麻下行经皮内镜胃造口(percutaneousendoscopicgastrostomy,PEG),管饲能量密度为1kcal/mL的整蛋白配方(小儿佳膳)60mL×6次,逐渐加量至mL×4次,并短期(12天)部分静脉营养支持,年7月24日出院,行家庭肠内营养(PEG管饲),并定期电话随访,监测体重变化及有无并发症发生。3个月后(年10月28日),患儿再次入住我院,体重增至29kg。此时,饮食仍仅耐受流质。入院当天复查上消化道造影仍然显示食管末端狭窄成“鸟嘴”状,狭窄上方食管明显扩张。拟行POEM术,改善患儿吞咽困难症状。入院第二天(年10月29日)在全麻下行经口内镜下肌层切开术(Peroralendoscopicmyotomy,POEM)。

术后第一天常规禁食、补液支持、止血敏预防出血和奥美拉唑抑酸等对症处理并复查胸片。患儿术后3小时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7.4℃~39.7℃,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8mg/L,白细胞计数8.2×/L,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87.9/9.9,予头孢他啶联合甲硝唑抗感染,术后第3天体温恢复正常,但C-反应蛋白92mg/L,白细胞计数8.8×/L,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72.5/18.4。患儿术后第1d诉平卧位时胸痛,不剧,胸片示无明显异常,嘱患儿半卧位后胸痛好转。无其他不适主诉。Eckardt评分为1分(表2)。

术后第2d经PEG管饲肠内营养制剂(小儿佳膳,90×3次,kcal),术后第3d开始经口进食少量流质,术后第6d改半流质饮食(白粥),未再呕吐,一般情况可,出院。出院后继续口服奥美拉唑2周。

出院后随访(年12月~年12月)术后1个月随访:出院1周后逐渐过渡到普食,并由PEG管饲转为完全经口进食,无呕吐、胸痛,无发热等不适主诉。体重增加1kg。年12月8日(POEM术后38d)返回我院在电子胃十二指肠内镜下拔除喂养管并关闭PEG瘘口。体格测量显示体重30kg,身高cm,BMI15.1kg/m2。

术后4个月、6个月、9个月及13个月分别随访四次:患儿饮食种类及进食量恢复至患病前,均未再出现呕吐、吞咽困难、反酸、嗳气等不适主诉,Eckardt评分均为0(表2)。术后4个月患儿体重31kg,身高cm,BMI15.37kg/m2。术后6个月体重未增,身高cm,BMI15.16kg/m2。术后9个月因“胃炎”(医院胃镜检查结果)导致体重下降至29kg,身高cm,BMI13.79kg/m2;上消化道造影示:造影剂可顺利通过贲门,稍缓慢。术后13个月,体重31kg,身高cm,BMI14.74kg/m2。

讨论

贲门失弛缓症(AC)是一种原发性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食物通过受阻而潴留在食管内,以蠕动障碍和食管下括约肌松弛障碍为主要特点。已有许多研究发现,药物和内镜方法复发率较高,需进一步干预;Heller肌切开术(Hellermyotomy)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的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其为有创手术,常伴穿孔、食管返流和狭窄等并发症。近几年,微创技术的发展为AC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经口内镜下肌层切开术(POEM)是经自然腔道行内镜手术,通过建立黏膜下隧道实现内镜下肌肉切开。

POEM在年被日本专家Inoue等首次应用于临床,安全、有效的治疗17例AC患者(年首次发表)后,很快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中国第1例POEM手术于年在医院开展。大量的临床应用仅限于成人,POEM在儿科中的应用很少,但国内外也有相关报道(表4)。

POEM相对安全,并发症较少:气漏(皮下气肿、纵隔气肿、气胸、气腹等)、肺炎、发热(体温≥38℃)、严重术后疼痛、黏膜损伤、穿孔和返流等[9],许多报道称,多数症状具有自限性,少数患儿予对症处理后可好转或痊愈。在我们的病案中,患儿术后有:1)发热,予抗感染及物理降温后体温恢复正常;2)胸痛:复查胸片,未见胸腔积液、气胸等并发症,予半卧位后未再诉胸痛。

儿科AC容易发生误诊,患儿往往得不到及时治疗出现营养不良,因此更应该注重此类患儿的营养状况及营养支持。AC患儿经口进食困难,无法满足自身生理需要和生长发育,可根据患儿胃肠道功能情况,选择恰当的管饲方式予肠内营养制剂,以提供所需能量和营养素,改善AC患儿生活质量,促进生长发育;并可根据患儿营养状况,辅以短期、少量静脉营养支持。在我们病案中:患儿首次入我院时方诊断为AC,体检示重度营养不良貌,年龄别体重Z-3,因此POEM术前以纠正营养不良为主。预计患儿肠内营养支持>6周,且胃肠道完好、功能正常,故选择PEG管分次管饲整蛋白配方奶(小儿佳膳);考虑患儿吞咽困难已持续9月余,长期营养不良,肠内营养摄入量不足的情况下,予短期(12d)静脉营养补充。POEM术后第2d即开始经PEG管饲整蛋白配方奶,术后第3天开始予少量流质饮食。期间,患儿未发生造口处皮肤感染、吸入性肺炎、胃皮肤瘘等PEG管饲相关并发症。

总之,POEM作为一种微创内镜技术治疗儿科AC逐渐受到重视,是治疗AC的有效方法,但仍需继续积累经验。同时,要高度重视AC患儿营养状况,尽早围手术期营养干预是改善AC患儿营养状况的关键,既可避免营养不良的发生,又能为POEM的顺利实施和良好预后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略

往期病例分享

病例分享丨一例超高龄食管癌晚期患者的营养治疗

病例分享丨肠切除术后营养支持治疗体会

病例分享丨胃大部切除术后、肾移植术后残胃癌的围术期营养治疗

病例分享丨胃癌手术加速康复外科程序中营养支持治疗

病例分享丨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

病例分享

先心术后腹腔感染的合理营养支持策略

赞赏

长按







































太原能够治好白癜风的医院
看白癜风到专业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yangbulianga.com/yyblyy/2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