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大家好,医院中医科的王志超大夫。肾为先天之本,是人体生长发育、生殖之源,生命活动的根本。肾藏精、主水液。藏精功能减退,可有因精关不固出现遗精早泄,或精气不足影响机体的生殖能力,导致阳痿不育。肾主水液,在调节水液平衡方面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有水液运化障碍,则出现水肿、癃闭等病症。如水道不利则出现小便频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的淋证。所以,根据肾的生理功能和病机变化特点,我们将水肿、癃闭、淋证、阳痿、遗精、早泄等归属肾系病证。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肾性水肿的相关小知识。

市医院中医科的王志超

首先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症。因为《素问.水热穴论》指出“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所以我们说水肿的病位在肺、脾、肾,关键在肾。

基本的病机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三焦气化不利。水肿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包括西医学中的肾性水肿、心性水肿、肝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功能性水肿、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水肿等。本次我们主要涉及的水肿以肾性水肿为主,包括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等。

水肿的常见病因有风邪、疮毒、外感水湿,饮食不节,先天禀赋不足,久病劳倦等。它的诊断要点主要是:1、水肿先从眼睑或下肢开始,后发展至四肢全身;2、轻者仅有眼睑或足胫浮肿,重者全身皆肿;甚至有腹大胀满,气喘不能平卧;更严重可有尿少,恶心呕吐,口臭,鼻出血,头痛,抽搐等;3、可有心慌、疮毒、紫癜以及久病体虚病史。

水肿又分阳水、阴水,阳水病因多为风邪、疮毒、水湿。发病急,肿多由面目开始,自上而下,波及全身,肿处皮肤绷急光亮,按压凹陷即起,多属表证、实证;阴水病因多为饮食劳倦,先天或后天因素所致脏腑亏损。发病缓慢,肿多从足踝开始,自下而上,波及全身,肿处皮肤松弛,按压凹陷不易恢复。多属里证、虚症;一般而言,阳水易消,阴水难治。

中医辨证要辩阴阳,分清病因、病位,并注意寒热、虚实的错杂与转化。比如水肿头面为主、恶风头痛者多属风;水肿下肢为主,食欲减退,身体倦怠者,多属湿;水肿而伴有咽痛尿黄者,多属热;因疮疡、皮疹而致水肿者,多属疮毒。若水肿较重,咳喘,不能平卧,病变部位多在肺;长期水肿,饮食差,四肢无力身重者,多在脾;水肿反复,腰膝酸软,耳鸣眼花,多在肾;水肿下肢明显,心慌,胸闷烦躁,甚至不能平卧者,多在心。

水肿病人一般先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肝肾超声。如怀疑心性水肿可再查心脏超声,胸片。肾性水肿再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蛋白电泳、甲状腺功能、免疫相关检查、肾穿刺活检等。根据不同病因及病变脏腑,我们将水肿分为不同类型,并开具相应的处方治疗。

最后介绍一下水肿病人的预防调护:首先要注意保暖,长期水肿病人表卫多虚,可常吃玉屏风散(如防风、黄芪),再加一两枚大枣效果更好;避免冒雨涉水,保持皮肤干燥,避免抓骚皮肤,劳逸结合、调畅情志;其次注意饮食,水肿严重的要无盐饮食,轻度水肿者应低盐饮食(每日食盐量3-4克);如果因营养障碍而致水肿者,应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避免辛辣肥甘饮食。

水肿的病因多样,当我们自身发现尿中泡沫增多、尿色加深、面部或下肢水肿时,医院就诊,及早检查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以上就是今天我分享的健康小知识“中医肾病--水肿”。感谢大家的聆听,祝愿朋友们身体健康,吉祥如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yangbulianga.com/yyblyy/13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