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最强寒潮来袭!2月4日8时,中央气象台再次联合发布寒潮、大风、暴雪和冰冻四个预警信号,其中寒潮预警已升级至橙色,这标志着此次寒潮的强度已达到今年冬季之最。同时,冰冻预警时隔十年再次发出,提醒公众做好应对措施。突然而至的降温让许多家长担忧孩子会着凉,于是纷纷给孩子穿上厚重的衣物,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得严严实实。然而,过度保暖并非好事,因为这样不仅可能让孩子因出汗而更容易在冷风中着凉,还可能因过度包裹而患上捂热综合征,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孩子的生命。为了帮助家长们更好地为孩子选择合适的衣物,我们整理了一份科学实用的孩子穿衣指南,供家长们参考。

过度保暖易引发捂热综合征

捂热综合征,这个名词或许对许多家长来说还比较陌生,然而在寒冷的季节里,却时常能看到因过度保暖而出现问题的宝宝,尤其是小月龄的婴儿更是高发群体。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的李增清主任医师指出,小婴儿由于呼吸和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弱。在长时间的过度保暖状态下,他们的机体无法有效散热,从而处于高热状态。

在这种高热状态下,宝宝的体温可能高达40℃,并伴随大汗淋漓、面色由红转白、呼吸困难、哭声微弱等症状。更严重的是,他们可能出现脱水征象,如口干、尿少、前囟及眼眶凹陷以及皮肤弹性变差等。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捂热综合征还可能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导致频繁呕吐、尖叫、反复抽搐、昏迷等症状,甚至可能因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捂热综合征的危害不容忽视。在过度保暖的环境下,宝宝不仅可能出现高热、大汗淋漓等不适症状,更可能因机体无法有效散热而陷入危险境地。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脱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等严重后果,危及宝宝的生命安全。因此,家长们在寒冷的季节里,务必注意合理为宝宝保暖,避免过度包裹,以防捂热综合征的发生。

颈后背温暖,穿衣恰到好处

在寒冷的季节里,如何判断孩子穿衣是否合适呢?李增清主任医师指出,除了体质特别弱的患儿如新生儿、营养不良者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等,其余孩子穿衣的厚薄和件数通常与成人相当。然而,许多家长习惯通过触摸孩子的小手来判断其冷暖,这并不总是准确。实际上,由于小儿末梢循环相对较差,手脚稍凉并不总是意味着他们穿得不够。更可靠的方法是触摸孩子的颈后背,若此处温暖,则说明衣物适量;若感觉太凉或湿气过重,则需适当增减衣物。

0#颈后背温暖,穿衣恰到好处

在寒冷的季节里,判断孩子穿衣是否合适,除了观察其活动状态和面色外,触摸颈后背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当颈后背感到温暖时,说明衣物厚度适中,孩子穿得恰到好处。若感觉太凉或湿气过重,则应及时调整衣物,以保持孩子的舒适与健康。

孩子穿衣遵循“三暖二凉”原则

“三暖”即“背暖、肚暖、足暖”。保持孩子背部温暖至关重要,能有效预防疾病、减少感冒。同时,腹部受凉会损害脾胃,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甚至腹泻。此外,足部神经丰富,穴位众多,对温度变化敏感,因此足部保暖也不容忽视,否则可能引发多种疾病。“二凉”即“头凉、心胸凉”。由于儿童头部是体表散热的重要部位,约占全身散热量的三分之一。头部过热容易导致心烦、头晕,甚至出现中医所说的“上火”症状。因此,保持孩子头部适当的凉爽至关重要。同时,穿着过于厚重会压迫胸部,影响正常的呼吸和心脏功能,导致心烦与内热。所以,确保孩子心胸部位的凉爽舒适也同等重要。

洋葱穿衣法

洋葱穿衣法,巧妙应对温度变化。它如同洋葱的层层包裹,根据天气情况,灵活地增减衣物。具体来说,上衣的穿着方式如下:首先,穿上手感柔软、排汗功能出色的内衣;其次,选择保暖性强的针织毛衣、羊毛衫或马甲;最后,外层套上防风防水外套或棉衣。下身方面,秋裤、棉裤或羽绒裤是寒冷季节的必备神器,特别冷时,还可以在中间加入毛线裤进行保暖。此外,帽子、口罩、围巾和手套等配件,则可根据天气和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搭配。

#洋葱穿衣法中的配件选择

在运用洋葱穿衣法时,配件的选择同样重要。帽子、口罩、围巾和手套等配件,能够根据天气和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搭配,进一步提升穿着的舒适度和保暖性。例如,在寒冷的冬季,可以选择带有耳罩的帽子、防风的口罩以及厚实的围巾和手套,以确保头部、面部和手部的温暖。这些配件不仅能够抵御寒冷,还能增添时尚元素,让孩子们在寒冷的季节里也能保持活泼可爱。

寒潮分级防护指南

近日,国家疾控局发布了《寒潮公众健康防护指南》。面对寒潮天气,家长们可以依据当地的气象预警信息,为孩子及自身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yangbulianga.com/yyblyc/20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