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营养不良的症状
肌营养不良属于神经系统一种遗传性疾病,有很多个类型,临床症状有一定的差异的。总体来讲,患者症状会出现明显的肌肉萎缩,会出现肌肉容积的减小。当然也有一些特殊的类型会出现肌肉的假性肥大,还是要注意的,实际上是纤维组织增生导致的。 患者还有突出的临床症状是出现肢体的无力,一般近端无力是更加明显,会出现爬楼梯困难,抬手困难等临床表现的。同样的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心脏受累的表现,心电图是有明显的异常的。也可能出现眼部肌肉的障碍、出现智能障碍等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 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表现为慢性进行性对称性肌肉无力和萎缩,行走如鸭步,可出现肌肉假性肥大。除了临床表现以外,还有血CK增高,有遗传性,肌电图提示肌源性受损。肌活检病理提示广泛肌纤维萎缩,呈小圆形伴肌纤维变性、坏死和再生。以上的证据可以帮助诊断肌营养不良症。 肌营养不良的临床分类表现: (01)假肥大型呈性环连隐性遗传,男性罹病,女性携带。通常在幼儿期起病。表现为能走路的年龄推迟,行走缓慢、易跌,跌倒后不易爬起。多数有小腿肌的肥大,病初肥大肌肌力相对稍强。臀中肌受累而致骨盆左右上下摇动;跟腱挛缩而足跟不能着地;腰大肌受累而腹部前凸,脑后仰。呈鸭型步态。从蹲位只有靠两手撑着自己身体而逐步站直大腿,然后逐步挺起身子。肌营养不良症继骨盆带肌肉受累之后,逐步出现肩胛带肌肉萎缩、无力,两臂举高不能。菱形肌、前锯肌、肩胛肌、岗上、岗下肌萎缩而使肩胛游离、肩胛骨呈翼状耸起,称翼状肩。病程逐步发展,某些儿童可能由于本身生长发育的影响,出现病程的相对稳定或好转。多数病孩在10岁时已丧失行走能力,依靠轮椅或坐卧不起,出现脊柱和肢体畸形。晚期,四肢挛缩,活动完全不能。常因伴发肺部感染、褥疮等于20岁之前丧生。智商常有不同程度减退。半数以上可伴心脏损害,心电图异常。早期呈现心肌肥大,除心悸外一般无症状。 (02)面一肩一肱型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男女均可罹病。病情严重程度不一,轻者可无任何主诉,在偶然机会或医师进行家谱分析时发现。幼年或青春期隐匿起病,常在发病后数年才被引起注意。面肌受累较早,表现为睡眠时闭眼不紧、吹气无力、苦笑脸容。逐步出现颈肌、肩胛带肌、肱肌的萎缩、无力。肩胛带和肱部肌肉萎缩,两侧肩峰隆突明显。整个肩胛部酷似“衣架”。前臂肌肉正常。病程进展缓慢,躯干和骨盆带肌很晚累及。肢体远端肌肉极少萎缩。偶伴腓肠肌肥大。多数病例不影响寿命。 (03)肢带型较复杂,常为非单一疾病,有的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两性均可罹病。多数在青少年起病,个别更晚。以骨盆带肌的无力、萎缩为首发症状。进展缓慢,逐步累及肩胛带而出现两臂上举困难、翼状肩等典型症状。晚期病者亦可出现肌肉挛缩、行动不能。无智能障碍。病情严重程度和进展速度差异很大,一般不影响寿命。 (04)眼肌型少见。部分病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起病年龄不一。表现眼睑下垂和进行性眼外肌麻痹。部分病例出现头面部、咽喉部、颈部或(和)肢体肌肉无力和萎缩。少数病人可伴随脊髓、小脑和视网膜受损,智能低下和脑脊液蛋白质异常增高。 (05)远端型根据发病年龄自幼至中年后期不等亦可分为数种亚型,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表现为进行性远端小肌肉萎缩。逐步向近端发展。进展极慢。不影响寿命。 肌营养不良的治疗 肌营养不良的家庭经过了许多治疗方法,吃过许多药物,却始终摆脱不了肌营养不良的困扰,肌营养不良不是一个单纯的症状,它是一组症候群。有的患者头痛就服用头痛药,失眠就服用安眠药,胃部不舒服就服用治胃的药,心脏难受就服用治疗心脏病的药,没有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去进行综合治疗,而是把片面的症状,当成了主要症状,造成顾此失彼,致使疾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这种头痛治头,脚痛治脚,哪里难受治哪里的治疗方法,只能取一时之效,是万万不可取的。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治疗肌营养不良,就要从疾病的病因、病机入手,运用纯中药强肌生髓复原汤疗法全面调理五脏,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进行治疗,才能感受的明显的治疗效果。 了解更多疾病知识,请扫码添加客服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yangbulianga.com/yyblyc/13288.html
- 上一篇文章: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基于细胞外囊泡的新方法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