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有这些表现可能是积食了,不要再过度喂
宝宝们由于消化功能发育不完善很容易发生积食,引发呕吐、肚子疼、发热、厌食、咳嗽、腹泻、便秘等不适反应。而且都是由于父母担心宝宝营养不良,而过度喂养宝宝,最终造成宝宝积食,那么如何判断宝宝是不是积食?如果宝宝积食了,妈妈要如何应对? 如何判断宝宝是不是积食? 1、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牙。所谓食不好,睡不安。 2、宝宝最近大开的胃口又缩小了,食欲明显不振。 3、宝宝常说自己说肚子胀,肚子疼。 4.烦躁易哭、精神不好 宝宝睡觉不踏实,容易惊醒,还会出一身汗,那就有可能是积食了。宝宝吃得太多,是会损伤宝宝脾胃的,进而导致肠胃患病。 5.嘴唇变红 宝宝肠胃食物积滞,难以消化,会产生很多热量,宝宝就容易出汗、嘴唇红红的,这时候就要考虑宝宝是否积食了。 6.舌苔厚且白、面黄瘦弱、鼻翼两侧发青 宝宝吃得太多出现积食,鼻翼两侧会发青,舌苔也会有一层厚厚白白的东西,还会伴随口臭。 通常来说患有积食的宝宝,身体一般会有这几种表现,可以提供给宝妈们作为判断孩子是否积食的参考: 一、从孩子嘴里的气味来看 积食的宝宝通常口腔会有异味,这是因为胃气不降导致的,敏感的家长也许会发现,堆积在体内的食物会造成肠胃失控,食物不能较好地消化,就会发酸,产生难闻的酸腐味儿,这时如果妈妈靠近孩子的嘴巴和鼻子,就能明显闻到异味了,这就表明孩子已经积食了。 二:食欲下降,腹胀 宝宝最近大开的胃口缩小了,食欲明显不振,就算是平时爱吃的食物,最多也就吃几口,当你摸摸孩子的肚子却可以发现,依旧是感觉他们是吃饱的,这是积食出现的基本状况。 三:便秘 便秘有很多种情况,有的是大便如羊屎蛋蛋,有的是大便头起有点干结,但是后面是稀便不成形,有的是大便不干但是就是解便很费劲,好几天不便便一次,有的是大便里夹杂有很多不消化的食物。 四:看舌苔 舌苔在中医里是胃功能的一种外在反映,如果舌苔白厚腻,那就是脾胃虚寒,如果舌苔黄厚腻,那就是食积化热了,口腔里的异味,中医谓之“食气”,食气过重伴随舌苔厚腻就能说明宝宝脾胃消化不良。 过度喂养可致成年期肥胖。婴儿过度喂养是引起成年期肥胖症状的重大原因。婴儿期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刺激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的分泌,使肌肉和脂肪细胞增多。有学者提出下丘脑和内分泌调节学说,即过度喂养使宝宝血清中瘦素浓度增高,导致下丘脑瘦素受体对瘦素的敏感性下降。当体内出现能量正平衡环境时,如青春期和孕期,就很容易发生肥胖。 过度喂养易脑疲劳。宝宝要消化过多的食物,消化道必然扩张,有限的血液和氧气从头部转移到消化道,脑细胞会因而暂时缺血,所以吃得越多,胃肠需要血液越多,脑供血越少,对大脑危害大。 过度喂养会导致宝宝积食:过度的喂养宝宝会导致宝宝消化系统负荷过重,从而没法消化摄取的食物,导致宝宝积食! 那么妈妈怎么帮宝宝消食呢? 宝宝积食了该如何解决呢? 1.饭后散步 宝宝吃饭之后,带着孩子出去走一走,散散步,有助于宝宝消化。 2.饮食清淡 一旦发现宝宝积食了,这几天的饮食要以清淡为主,不要食用太多难以消化的肉类,多吃蔬菜、水果、粗纤维食物,有助于宝宝肠胃蠕动,缓解积食。 3.食疗法 ◆喝健脾汤:选用以下有助于健脾的食材和药材煲汤或者煲粥给宝宝食用:白术、土茯苓、太子参、元肉、红枣、虫草花等。 注意:以上药材、食材的使用分量均为10克,每次选用1-2种即可,加上鱼、鸡、排骨等其中一种肉食煲汤煲粥即可。 ◆麦芽汤:选用谷芽、麦芽各10克,山楂5克煲水给宝宝喝。 注意:宝宝吃山楂水的那一两天,尽量少吃肉类。 ◎另外配上推拿,消除积食效果翻倍: 这个捏背的手法,是从打疫苗的保健医生那里学的,效果很赞,妈妈跟宝宝做捏背,孩子很舒服很享受,还有利于亲子关系哦。 捏背的手法: 让宝宝趴在床上,大人以两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他的脊柱两侧,捏三次拉一次皮,由下而上,再从上到下,捏个十遍,每晚一次。这样的捏背,我一般都是在睡前帮宝宝做的,每晚一次。 小儿积食,预防为主:七分饱,有益于健康。无论是哪种食物,再有营养也不能吃得太多,否则不但不能强健身体,在效果上只会适得其反,弄不好反而会形成食积、腹泻等状况,伤害小儿的身体。 相信家长们都知道宝宝积食的原因了,不要再对宝宝过度喂养了,宝宝说他不想吃饭了,也要按照量来看,不能一个劲的让宝宝吃,最后反而会伤害宝宝!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yangbulianga.com/yyblss/19891.html
- 上一篇文章: 宝宝真的会缺钙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