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体的好坏与吃什么息息相关,尤其是它
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5077/ 前几天刷手机,看到这样一则朋友圈,“以前减肥,浪费了太多米饭,从今天开始好好吃饭。”有些人,伟大到让我们以为,他们没有生老病死,市民们追在车后送别袁爷爷,更是看哭了上亿人,袁隆平院士曾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第二个梦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 没错,我们摆脱不了生老病死,而我们维持生命的延续,五谷杂粮同样重要,以前在吃不饱的年代,能吃一顿香喷喷的大米饭都是奢望,现在很多人却挑三拣四,这个吃了会长胖,不要吃,有的则是眼大肚子小,点了一堆最后吃了两口,我们反对浪费,同样,也不建议为了追求身材,过于节食,杜绝米饭等主食。 现代人,不饿,但却嘴馋,压力过大导致我们出现很多报复性饮食,比如暴饮暴食,通过吃甜品、油炸食品来获取快乐,口腹之欲虽然得到了满足,但是身体内的五脏腑却长时间受到拖累,吃是我们的本能,但我们身体的好坏与否,通常也跟吃什么息息相关。 反观我们身边的人,我的一个亲戚,无肉不欢,肉包子、红烧肉是最爱,每顿炒菜要是没点肉都不吃饭,那同样体重超标、三高上长,年纪轻轻就已经二百多斤,我们要记住,肉多生痰湿,会导致身体水液代谢失衡,容易生成湿热体质,伤身伤肺,给身体带来诸多问题,所以要少吃肉,注意平衡饮食。 与无肉不欢相比,我还有个爱美的朋友,不光不吃肉,连主食都不吃,每天啃点青菜小番茄,吃点豆腐干,喝点牛奶,三十不到,头顶的头发都快没了,一年四季手脚冰凉,生理期也不稳定,这就是典型的气血不足,营养不良,瘦是瘦了,但不健康。 现在很多所谓的健身餐,完全杜绝主食碳水,一小块鸡胸肉放点黑椒汁、弄个鸡蛋,再凉拌点蔬菜,弄个果蔬汁。再拍照发个朋友圈:今天的饮食好健康! 看似健康,实则,营养不全面,五谷杂粮中的营养是别的蔬菜瓜果和肉类无法代替的,我们都看老一辈人健康,每次看外婆,七十多岁的老人还能吃一碗多大米饭,身子骨也硬朗,这是天然食物赋予他们的健康,而我们现在,则是以小蛋糕面包、奶茶、各种膨化食品零食为主,反而健康的米饭面粉遭到了嫌弃。 下面这袋你们猜是什么?很多人都猜是豆浆,其实这是一个27岁女孩的血浆。 她的饮食习惯就是我们现在很多人都有的,一日三餐都叫外卖,麻辣烫、水煮鱼、便当等都是常点的,喜欢吃猪肝内脏等,基本很少吃蔬菜和水果,也不怎么运动,上班一坐就是一整天。在抽血化验时,发现有一层白花花的油浮在血液上层,随后在她体内抽出的竟然是一整袋奶白色的血浆,就跟固体猪油一个颜色,而正常的血浆是淡黄色透明状的。 怎么吃,身体才健康? 古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纵口欲而百病生,如果一味地去满足自己口腹之欲,胡乱去吃,不管其中营养搭配,不管适不适合自己的体质,这样不但不会滋养身体,还会损害健康。比如你吃肉多,就容易变成湿热体质;你吃寒凉冷饮多,就容易变成痰湿体质。 其实怎么吃,在《黄帝内经》中都给了我们答案——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五谷为养:指黍、秫、菽、麦,稻等谷物和豆类作为养育人体的主食。黍、秫、麦、稻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菽则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等。谷物和豆类同食,可以大大提高营养价值,人类的生长发育的自身修补则主要依靠蛋白质。 五果为助:指枣、李、杏、栗、桃等水果、坚果,有助养身和健身。水果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糖类和有机酸等,有些水果若饭后食用,还能帮助消化。五果是平衡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辅助食品。 五畜为益:指牛、犬、羊、猪、鸡等禽畜肉食,对人体有补益作用,能增补五谷主食营养之不足,是平衡饮食的主要辅食。动物性食物多为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人体正常生理代谢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的重要营养物质。 五菜为充:指各类蔬菜。它们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物质,有增食欲、充饥腹、助消化、补营养、防便秘等作用,故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 气味合而服,指的是,食物有“四气”、“五味”,即寒、热、温、凉和辛、甘、酸、苦、咸。食物的五味既能满足每个人不同的嗜好,又有不同的作用。辛味食物如生姜、辣椒等,有散寒、行气、活血之效,但过量食用则有气散和上火之弊;甘味食物如白糖、大米等,有滋补、缓和之力,过食则壅塞郁气;酸味食物如青梅、柠檬等,含有机酸,有收敛、固涩之利,但过食则痉挛;苦味食物如苦瓜、杏仁等,多含有生物碱、甙类、苦味质等物,有燥湿、泻下之益,但食多则骨重;咸味食物如食盐、紫菜等,钠盐较多,有软坚、润下之效,但多食则血凝。所以,《内经》的饮食原则是,不可暴饮暴食,避免五味偏嗜,要搭配而来。 而在以前贫困年代,能吃到的大多也只有五谷为多,肉类只有逢年过节才有,水果更是奢望,菜也是简单的那几种,吃的最多的就是米面,但你会发现,老一辈的人身体底子确实好,能甩现在年轻人好几条街,这与他们三餐都吃五谷有关。 你看,我们一般都说吃饭了,而不是说,吃菜了吃肉了,这就证明五谷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谷物,是植物的种子,蕴含天地精华,吸收自然之气,藏着强大的生机,且五谷最是滋养脾胃的,很多人为了节食瘦身,选择不吃五谷,信奉只吃肉的生酮减肥法,这是非常不符合自然法则的,也是养生的大忌,不吃主食(五谷杂粮)直接伤害的就是人体的后天之本———脾胃。 食物入于胃,转化出气和血,供人体所使用,如果没有五谷的供养,血气何来?五谷是最佳的补气补血的方法,绝对不能不吃,种子都有生发之力,人吃的就是这种生发之性,用以滋养人的生命力。 很多人不清楚五谷指的什么,五谷指的是稷(小米)、小麦(面)、稻(大米)、黍(粘黄米)和菽(豆类),都是“种子”。 小米,味甘,入肾、脾、胃经,有调理脾胃,养血养阴,安眠作用,还可防止衰老,因为小米是热性的东西,所以小米粥最好是早晨服用,像瘦弱,气血不足的人都可以喝喝小米粥。 小麦,也就是我们常吃的面粉,是秋种、冬长、春抽穗、夏收,得四时中和之气,营养价值高。面的这种热性在《黄帝内经》五性归属中为火,所以为五谷之贵。火与心相对应,所以面被认为最补心气。夏天,我们经常出汗,汗为心液,过汗则心气伤,所以这时我们应该适当吃一些面食,以补心气。 稻,也就是大米,偏凉,清凉顺气,晚上吃比较好。一般不主张让老人吃新米、新面。因为新米和新面生发之性过强,容易引发原先藏在身体里的旧疾,老人的身体偏弱,吃陈米和陈面较好。尤其是陈面,多吃陈面煎汤的话,就能固摄住虚汗。 黍,是黏黄米,热性足,不好消化,在东北有种粘豆包,就是用它做的,如果我们出去游玩,想要用来扛饿,可以吃吃,平时不建议脾胃弱,消化不良的人吃。 菽,就是豆类,样子像肾,古人认为它可以补精髓,属收藏,豆类之中,以黑豆最为养人,但吃多了容易胀气。 除了平时要吃五谷,蔬菜水果和肉类外,脾胃还有一些喜好。 1.规律,饮食要规律,饥一顿饱一顿、暴饮暴食的做法不可取; 2.温和燥,胃喜欢温,不喜欢凉,脾喜欢燥,不喜欢湿,爱吃生冷刺激食物,这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都会让脾胃不堪重负; 3.细嚼慢咽,很多人吃饭快,狼吞虎咽,嘴里嚼的不细,就只能靠脾胃来消化,就给脾胃增加了负担; 4.吃七分饱,这是最好的状态,如果嘴上不想吃了,那往往脾胃就已经吃撑了,太饿太饱都不好,七分饱指的是,胃里还没满,还能再吃,但是如果不吃也不会感觉饿的状态; 5.零食要吃好,很多人的小零食都是辣条啊、膨化食品薯片啊、或是各种小蛋糕,奶茶,长肉不说,还都是重口味的,很多人吃饭上很注意了,但是零食不断也会伤及脾胃,吃的太辣太咸,反式脂肪酸过高,糖分超标等,越吃越胖,越吃脾越虚,越吃体内痰湿越重。 夏季天长,一到下午,肚子会咕咕叫,所以隔三差五,大家也都愿意点下午茶,但是贵不说,关键长期吃虽然过了嘴瘾,但是脾胃受不了,于是都在想吗,既然五谷是脾胃喜欢的,不如下午吃点五谷?我之前带过各种粥留着下午吃,但夏天天气热,到了下午味道就不好了,什么绿豆粥、红豆薏米粥,都是解暑祛湿的,于是便发现了有这么一款饼干,赤小豆薏米燕麦饼,看名字很健康,翻了下它的配料,有燕麦片、小麦粉、有机赤小豆、薏米、鸡蛋、植物油,低聚异麦芽糖等,有豆类有面粉,加分,不含糖,加分。 经常养生的朋友一定知道祛湿的红豆薏米,但其实这里也有讲究,原料很重要,选错了效果就差强人意,首先,祛湿效果好的,应该是赤小豆,外形细长的,圆圆的则是红豆,效果稍差些,红豆容易出沙,一般都是做豆沙馅用,其次,薏米也不要生着煮,要炒过之后再煮比较好,所以喝了这么多年的红豆薏米粥,你做对了么? 对于工作忙,或者嫌麻烦懒得去炒薏米,挑红豆的人来说,一款现成的祛湿健脾小零食就方便太多了,首先将薏米炒熟,但又不会研磨过细,太细了会导致谷物失去纤维结构,营养大大流失。再加入赤小豆和饱腹感很强的燕麦片,用木糖醇代替蔗糖,也不用担心摄入糖分过多,爱美的朋友也不用担心。 而且我们养生,吃东西讲究的就是健康天然无添加,这个饼干的配料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添加剂,防腐剂,都是天然健康的谷物和面粉,最后加入鸡蛋,营养又美味,一口下去,麦香浓郁,红豆越嚼越香,吃过后满嘴的粗粮香味,回味无穷,掰开之后,还能依稀能看到食物的原材料。 所以想要身体好,那么饮食至关重要,要搭配均匀,营养平衡,五谷是绝对不能不吃的,别平时见到米面就如临大敌,也不要一味的只吃肉不吃菜,这都是不对的,每餐吃主食,适当吃肉,多吃点菜,饭后再吃点水果,这样营养全面了,体质才会好,注意戒掉寒凉饮食,多吃点我们脾胃喜欢的食物。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yangbulianga.com/hjyybl/19681.html
- 上一篇文章: 我国过半数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究竟体重达到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