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营养不良是指摄食不足或食物不能充分吸收利用,以致能量缺乏,不能维持正常代谢,迫使肌体消耗,出现体重减轻或不增,生长发育停滞,肌肉萎缩的病症,又称蛋白能量不足性营养不良,多见于3岁以下的幼儿。那么,营养不良都有什么症状呢?

症状一:情绪变化

1.当宝宝郁郁寡欢、反应迟钝、表情麻木则表示宝宝体内缺乏蛋白质与铁质,这时可给宝宝多吃一些水产品、肉类、奶制品、动物血、蛋黄等高铁、高蛋白质的食品。2.当宝宝出现忧心忡忡、惊恐不安、失眠健忘等表示他体内缺乏B族维生素,应多补充豆类、动物肝脏、核桃仁、土豆等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品。3.当宝宝出现情绪多变、爱发脾气,则是由于糖分摄入过多,在医学生称为“嗜糖性精神烦躁症”。除了减少宝宝吃甜食之外,还要给宝宝多补充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4.当宝宝固执、胆小怕事,是缺乏维生素A、B、C及钙质的表现,日常膳食中应添加动物肝脏、鱼虾、奶类、蔬菜、水果等食物。

症状二:行为反常

营养不良也可引起孩子行为反常,大体上可归纳为以下几种:1.如果宝宝表现出不爱交往、行为孤僻、动作笨拙。说明宝宝体内缺乏维生素C,可多给宝宝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蕃茄、橙子、猕猴桃、苹果等。2.如果宝宝出现行为与年龄不符,幼稚的可笑。则说明宝宝体内缺乏一种氨基酸的物质。在宝宝的膳食中应增加高蛋白的食物,如瘦肉、豆类、蛋奶类等。3.如果宝宝睡不安稳、夜间磨牙、手脚抽动等皆是身体缺钙的信号。应适当给宝宝补充钙质,可让宝宝多吃绿色蔬菜、奶制品、鱼肉松、虾皮、芝麻酱等。4.有些宝宝有“异食癖”,比如吃纸张、泥土等异物。宝宝有异常行为多跟体内缺乏铁、锰、锌等微量元素有关。像海带、木耳、蘑菇等含锌较多,可让宝宝食用。另外,禽肉和海产品(牡蛎)中锌、锰含量较多,是“异食癖”宝宝较为理想的食物。

症状三:过度肥胖

一般来说,肥胖多是由于营养过剩而引起的。但是也有一些肥胖儿挑食、偏食,造成体内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主要指的是B6、B12、尼克酸等维生素以及锌、铁等矿物元素,而导致体内脂肪不能正常代谢为热量散失,只能囤积于腹部与皮下,造成体态臃肿,体重超标。在给肥胖儿调理膳食的时候,需注意避免让宝宝食用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适当增加宝宝食物的品种,做到粗粮、细粮、荤素的合理搭配。另外,别忘记提醒宝宝多做运动。

宝宝营养不良的预防

治疗宝宝营养不良,首先最重要的是调整饮食,轻、重度营养不良患儿,因消化能力尚好,可给予容易消化的食物,并供给大量维生素类,尽可能使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符合3:2:1,每日每公斤体重供给热量~焦耳。

预防宝宝营养不良症,主要从新生儿开始进行科学喂养。婴儿期尽量采取母乳喂养,特别是早产儿更应设法母乳喂养。母乳不足可采用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并按时添加辅助食品。为婴幼儿制定科学生活制度,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进行合理的室外活动,锻炼身体。

小贝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yangbulianga.com/hjyybl/15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