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我变成一个阅读了许多书的肤浅的人
《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不知道是我没有作者一般的孤独,还是我对国外的诗歌一窍不通,通篇下来,我也就留了几句有感触的句子,大多数的设问和比喻使我不知所以。作者说:孤独像一座花园,里面只有一棵树。也许我就是那么的肤浅无法体会其中深意,也许我并不孤独,无法感同身受,也有可能,我的花园里也只有一棵树,而我浑然不觉!《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诚然,作者是自己口中那只鸟,但是山不是拉塔家里那座山。这让我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赎》,有些鸟的羽毛丰满艳丽,笼子注定无法关住它。拉塔的童年,是在虚伪的谎言和压迫,以及深度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中度过的。文中父亲在我眼里是个不折不扣的变态——极度的自我,和强行灌输意志在他人身上,思想的不同等于背叛,无谓的对上帝的“忠诚”,不顾别人死活——甚至是家人,极度易怒。尽管在全文中有出现过为父的仁慈,却也改变不了他不配为父的事实。文中母亲在我眼里是一个失去了思想的傀儡——思想最终全寄生在了“父亲”身上,一个受到压迫却不敢反抗的人,纵使前面有几次帮着拉塔反抗,却也没有付诸太多的行动,遇到“困难”就止步不前甚至倒打一耙。拉塔因为这种家庭环境长时间产生了自己是错的,只有父亲是对的这种深度自我怀疑,甚至这种心态持续到了她读博期间。我一开始以为泰勒会是最先跑出这座“山”的孩子,在我眼里泰勒和理查德是留在山顶盘旋的鸟,一方面帮着拉塔,另一方面有些地方还根深蒂固的受着父亲影响,而且缺少了离开的勇气。结果最后只有拉塔飞走了。我以为标题的山是那座山,其实山是拉塔的心,最后她能走出来是因为直面了内心。就如拉塔内心:过去是一个幽灵,虚无缥缈,没什么影响力,只有未来才有分量。所以拉塔用尽前半生去创造未来,追求知识,抵消过去的“影响力”。这种“背叛”也如她所说:称为教育。很久没写过读后感,读的时候思绪和心情都是十分复杂,但最终还是什么都没写成。也许这就是我现在烂的掉渣的写作水平。很庆幸上下班有两个小时的通勤时间,很庆幸自己能重拾阅读的乐趣。我知道自己是一个肤浅的人,努力阅读,也只是让我变成一个阅读了许多书的肤浅的人。呵,愚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yangbulianga.com/hjyybl/15326.html
- 上一篇文章: 省里点名啦安陆这些学校和老师上榜,快看
- 下一篇文章: 早期营养很关键,营养不良很伤娃,保证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