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宝宝的出生,

承载着全家人的希望。

大家都希望孩子健康地成长,

聪明伶俐。

所以,

小编今天就要向大家

介绍一个很重要的助手——铁!

铁是人们身体代谢过程需要的一种矿物质元素,参与血红蛋白的形成。缺铁性贫血是临床常见疾病,儿童患者90%~95%的贫血是缺铁性贫血。

所以,

要是身体缺铁,

后果很严重!

临床研究发现,缺铁性贫血会导致儿童身体新陈代谢失衡,免疫功能降低,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影响智力发育和认知能力。有研究表明孕晚期和生后两年是幼儿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尤以海马和纹状体为甚而此期也是依赖铁的脑发育关键期,此时若发生铁缺乏,即使经过铁剂的补充进行纠正,受损的功能仍不能得到完全的恢复。

那么,

宝宝缺铁性贫血是怎么造成的呢?

原因有很多——

1、母亲在妊娠期间患有营养不良性贫血,致使新生儿体内铁储备不足;

2、喂养不当是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正常新生儿体内铁含量70mg/kg,生后4到5个月仅靠身体中储存的铁就可以维持。但是由于1周岁后生长发育快,血量增加,对铁的需求也增加。此阶段每天需铁量为0.6mg。婴幼儿主食如仍为含铁量极低的奶类不及时添加蛋类、肉类等含铁高的辅食,就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如何发现宝宝的铁缺乏?

(1)是否存在铁缺乏的危险因素(以下为铁缺乏的一些高危因素):

1、早产儿(怀孕37周以前出生婴儿),或者低出生体重儿。

2、1岁以前喝纯牛奶的儿童。

3、母乳喂养的孩子,6个月后仍未添加辅食。

4、如果奶粉喂养,但所用奶粉非铁强化奶粉。

5、1~5岁的孩子,每天喝毫升以上的牛奶,羊奶或者豆奶。

6、有基础疾病的孩子,如存在慢性感染或饮食限制的儿童。

7、存在重金属暴露(如铅中毒等)。

8、青春期少女由于月经丢失,也是贫血高危因素。

(2)缺铁性贫血或铁缺乏的一些体征或症状

1、皮肤黏膜苍白:最明显的就是嘴唇、结膜(眼睑内侧的黏膜组织)以及甲床(指甲粉红色部分)的粉红色变浅。

2、乏力易疲劳,虚弱。

3、贫血会影响到宝宝免疫功能的发育,导致容易感染生病。

4、可能出现舌炎或者口角炎。

5、异食癖(爱吃冰块,泥土,污物以及玉米淀粉等),这种儿童行为异常,随着缺铁的治疗后逐渐好转。

6、一些孩子虽然没有贫血,但是存在铁缺乏,可能表现为食欲下降,易怒,精神紧张以及注意力不集中,认知和社交能力发育迟缓,学校表现不佳等。

注意:建议所有儿童1岁时都要做缺铁性贫血的筛查;如果发现孩子可能存在贫血情况,你应该先看医生,医生可能会给孩子做一些检查来判断贫血的原因,不要尝试没经过医生诊断自己用一些非处方药来治疗贫血,以免掩盖疾病的根本原因。

如何预防铁缺乏:

1、小于1岁的婴幼儿是不应该给喝纯牛奶的,同时1岁~5岁的儿童每天喝纯牛奶,羊奶或者豆奶不要超过毫升。

2、建议尽可能母乳到1岁以上,母乳中的含铁丰富,而且更容易吸收,如果不打算母乳喂养,那要给予铁强化的配方奶(g配方奶粉中含4~12毫克铁)。4~6个月之前,吃母乳的宝宝,妈妈母乳中的铁能够满足孩子的生长,不需要额外添加。

3、4~6个月即开始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铁强化米粉,燕麦,肝脏,瘦肉等),如果辅食加的不理想(每天辅食不到2餐),可以添加一些铁剂。

4、对于早产儿或者低出生体重儿需要额外的补充铁剂,至少每天2mg/kg。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可以通过添加母乳强化剂来补充铁剂。

5、较大要鼓励他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包括蛋黄,西红柿,瘦肉,肌肉,鱼,豆类、菠菜和黄色水果,还有很多谷物类和燕麦都是富含铁的。

6、维生素C能够有助于食物中铁的吸收,可以给孩子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西瓜、草莓、猕猴桃、西兰花、西红柿和土豆等帮助铁更好的吸收。

7、治疗铁缺乏时,也要注意铁过量的可能,所以补铁的药要在医生的嘱咐下使用,而且这些药也要放在儿童不能够着的地方,以免儿童误服。

每天需要多少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yangbulianga.com/yyblyy/19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