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儿童医院医生注意宝宝太胖,也可能
本期专家 蔡丽如 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医院 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 这篇文章会告诉你:1.为什么胖宝宝会营养不良;2.如何通过症状,判断不同的营养不良。 在很多人看来,宝宝太胖,肯定就是营养过剩了。可胖宝宝也可能是“饿”了,看起来胖,实际上也可能是营养不良。热量过高,但缺少某些营养素。 1.隐性饥饿要重视对,你没看错。营养不良不只是个头矮小、体重过轻的宝宝才会有,肥胖也可能属于营养不良。那些食欲旺盛的胖宝宝,可能存在“隐性饥饿”。 隐性饥饿指的是部分营养成分过剩而部分营养素摄入不足,使得总能量可能足够甚至过剩,身体不会感觉到饥饿,但实际存在缺乏某些营养素或营养失衡的情况。 婴幼儿的身体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胃容量虽小,但对营养素的需求量要相对高于成人。如果喂养不当,就可能出现维生素、矿物质摄取不足、微量元素缺乏等情况,进而会带来认知、心理和运动发育迟缓的危险。 什么样的宝宝容易隐性饥饿:胖嘟嘟的宝宝,食欲不错,但可能偏食、挑食,更主要的表现为抵抗力较差、经常生病,这些宝宝营养摄入不均衡的问题更易被家长忽视。 小胖子通常还存在着缺钙、缺铁等表现。这是由于热卡和油脂摄入过多,导致宝宝体重增长过快,而矿物质等摄入则不足,从而导致营养不均衡。 评估宝宝是否存在隐性饥饿:除了营养不良的常规检查外,还需要仔细询问宝宝每天的食物摄入情况,必要时进行膳食调查,验血做一些特殊的生化检查,如检测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D、钙、铁、锌、碘等。 有些不规范的微量元素检测可能会造成化验结果不准,医院,在有经验的儿科或儿保医生建议下,做相应的化验检查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家长不要盲目给宝宝服用补品或药品。 2.营养不良还有这么多类别营养不良分很多种,不能简单以胖瘦来判断。除了上面说的胖却属于营养不均衡型营养不良,爸宝妈们还要注意辨认以下各种不同的营养不良,才不会盲目进补,影响宝宝的身体发育。 蛋白质缺乏型营养不良主要表现:面部和足部出现水肿,甚者波及全身。 原因:摄入不足,如喝劣质奶粉导致,出现“大头娃娃”。另一个原因是吸收障碍。如果宝宝对食物蛋白过敏,导致不吸收,也会造成蛋白质缺乏。 热卡不足型营养不良主要表现:摄入热量不足,造成孩子体重不增或者下降。 原因:学龄期孩子热卡不足,通常是由于学习压力、性格内向等原因,导致神经性厌食。 婴幼儿热卡不足,通常是由于喂养不当,如乳类摄入量不足、未适时或适当地进行食物转换、偏食和挑食等。也有可能是疾病导致,比如,对米、面、奶等食物过敏,导致营养吸收障碍;食道反流、幽门肥厚或狭窄等疾病,导致吐奶;肠道疾病,如肠炎影响吸收;乳糖不耐受,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奶中的乳糖,引起非感染性腹泻;免疫系统或者代谢系统出现问题。 维生素缺乏??型营养不良较难判断,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要警惕孩子是否缺乏维生素。 偏食,不爱吃青菜;易反复感冒或口腔溃疡;大便比较干结,易便秘;皮肤粗糙,脸上长白色斑块等。 钙铁锌缺乏型营养不良缺钙的宝宝:多表现为多汗、睡觉不实、方颅,下肢O型腿或X型腿等。但并不是出现这些症状就表示一定缺钙,还需要医生根据饮食、症状、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 贫血的孩子:婴幼儿频繁的感冒、腹泻,大一点的孩子表现为做作业时比较爱磨蹭,注意力不集中,脸色发黄,没有光泽等,都预示着可能缺铁。 缺锌的孩子:毛发、皮肤发育不太好,没有光泽,有些宝宝有异食癖,爱吃土、沙子、石头等,或者啃指甲。仔细观察,这类孩子的指甲甲床比正常孩子矮,会影响以后解扣或者做手工方面的能力。 营养不良分为很多种,表现各不相同,引起的原因也有很多,不能盲目进补,一定要看医生,搞清楚状况,然后对症治疗。建议您带宝宝定期体检,从而预防营养不良的发生。 话题征集:现在很多家庭里,都是老人家在帮忙带娃,然后就出现了很多带娃方式的冲突,比如要不要给孩子吃补品,孩子不吃饭怎么办等。如果您家里也有带娃的矛盾,请告诉医馆君。医馆君将向医生请教,给您一个权威的答案。 值班编辑蔡伟艺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yangbulianga.com/yyblyy/1192.html
- 上一篇文章: 孕期营养不良,将影响三代人
- 下一篇文章: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增妇女儿童特色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