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高中和大学阶段的毎一门课程都是一棵树。从树根到树干到树枝再到树叶,枝繁叶茂。老师给学生系统地讲授了毎一门课程,用术语说,毎一棵树就是一个体系,但树与树之间鲜有联系。这就是采用“填鸭式”教育。

而对研究生而言,这样讲授的课程有什么缺点?第一,你课堂上几乎没有时间思考,除非你能严格地跟上老师的节奏。第二,作为一个研究生完全应该有能力自学大部分被抄写到黑板上的知识。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讲完了以后你会觉得这是一个很美妙的体系,这个体系枝繁叶茂,已经完美无缺了(因为你没有时间去思考它的漏洞)。其实不是这个学科没有新问题了,而是这种讲述的方式很难让你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更难意识到不同课程之间的相通之处。在这种被动地接受知识过程中,你获得的是一棵棵树,而树和树之间鲜有交叉。让我们姑且称呼它们为“课程树”。

让我们再从做研究解决问题的角度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的过程,其实是个回溯的过程。你要在已知跟未知之间搭起一座桥梁,抽丝剥茧,英文里的“connectthedots”就是这个意思。你要厘清什么东西是自己知道的,什么东西是自己不知道的,求本溯源找到你以前在哪一棵树的哪个树枝上的第几片树叶上获得的知识现在可以用得上。单纯通过做研究解决问题,你获得的一系列知识一般不是树型的结构,而很有可能是个多连通的网状结构。这个网状结构的终点是你要解决的问题,中间衔接点可能有很多层,而起点更多。这些起点往往不在同一个课程树上。而把它们联系起来,根据内在逻辑找到中间衔接点,交汇融合,才能解决问题。

听有经验的导师说,讲授研究生的课程,最好的可能是给学生一个下面是树林,上面是网甚至一团乱麻的网的知识架构。这样才能让他们意识到有待解决的问题,意识到不同课程和学科之间的相通之处,意识到现有认知的不完美、不自洽。而这能让他们更容易跨学科地思考问题,而且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地思考,不囿于一科一目。这种思考和学习获得的乐趣和视野,必定是让学生更为受益的。刘爱民

关于“中国二胡艺术网”

中国二胡艺术网是专业的二胡学习平台,每天精选学习资料呈现给大家,是广大专业胡友们的交流平台,欢迎大家投稿:

qq.







































女人白癜风
百殿疯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yangbulianga.com/yyblyy/11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