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是怎样引起的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250222/c9v843f.html

你知道肌肉衰减吗?

人到中年,一下班,

只想躺尸到天明,这是懒吗?

晚饭不吃,终于瘦成了一道闪电,

但体重的降低并没有带来身体轻盈,

反而成了小毛病不断的“林妹妹”,

这是咋回事?

一场大病后,浑身无力,

连走路都容易气喘吁吁!

这是为啥呢?

这可能是因为肌肉减少

导致你的身体状态发生了变化!

当人们越来越多地重视

超重、肥胖、“三高”对健康的危害,

还有一种似乎看得见、

却又不被人们所重视的疾病正潜滋暗长,

悄悄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这就是“肌肉衰减”。

VOL壹

什么是肌肉衰减?

从年到年,肌肉衰减从一种症状到被列为一种疾病,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肌肉衰退。

肌肉衰减是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出现的一种生理性改变:全身肌肉质量减少,同时伴有肌力下降或肌肉功能减退的综合症。从其定义可以看出,此病涵盖肌肉质量、肌肉力量和肌肉功能三方面的全面下降。

人体在40岁左右开始出现肌肉减少,在70岁以前每年大概丢失8%,此后肌肉流失速度明显增快,可达每年15%。

肌肉衰减常见于老年人、体力活动缺乏者、慢性疾病病人及各种恶性肿瘤病人,与跌倒、失能、生活质量下降、死亡等不良结局风险增加密切相关。

众所周知的是,年轻人肌肉数量较老年人多,但如果缺乏锻炼,其力量和功能也会减弱,进而影响健康。

(1)

(1)腿围小测试

一种替代测量小腿围的有效方法是“指环测试”,用自己双手的食指和拇指环绕围住小腿最粗的部位,如果测量到的小腿围刚好合适或比手指转动得小,患少肌症的风险就会增加。

小腿围界值是男性<34厘米、女性<33厘米,对诊断少肌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2)小日常帮你亮“红灯”

如果您提起5公斤的重物(约一袋小包装大米)时感到困难;步行穿过一个房间(约8米距离)感到困难;从椅子或床上起立时有些困难;走一段10级台阶左右的楼梯时也感到困难……

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测,看看自己是否也出现了肌肉衰减的症状,好尽早诊断并治疗!

VOL贰

肌肉衰减对人体的影响

肌肉是我们重要的“生命器官”,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一般人的肌肉占体重35%~45%,按结构和功能的不同,肌肉可以粗略的分为平滑肌和骨骼肌两种。骨骼肌和骨骼搭档,作为主力参与人体的各项体力活动。而平滑肌主要分布在内脏器官,是各部位内脏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载体。

人体肌肉也存在生长衰老的自然规律:

30岁,人体骨骼肌肌量达到峰值;

35岁后,人体肌肉功能开始下降;

50岁后,肌肉流失速度开始加速;

75岁后,肌肉下降速度达到顶峰。

有文献研究发现,如果肌肉组织减少10%,免疫功能就会降低,机体更容易感染,且小毛病不断。如果肌肉组织减少20%,则会有明显的无力感,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更容易跌倒,伤口不容易愈合。肌肉组织减少30%,人体会很虚弱,甚至不能独立坐着。

VOL叁如何防治肌肉衰减

20岁时爬7层楼步履矫健一步能跨两个台阶,80岁时爬3层楼两腿沉重拖不动气喘嘘嘘……“人老,腿先老”,这不只是一句俚语,也是很多人的亲身经历,这种症状,往往都是肌肉衰减造成的。

那么,如何减缓甚至逆转肌肉衰减呢?

(1)

应对肌肉衰减,常见的传统防治策略主要集中在营养和运动干预两方面,而在营养干预措施中,最强调的内容就是补充蛋白质。

蛋白摄入小tip

对老年人来说,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最好为1.0~1.2g/(kg·d),打个比方就是如果您的体重是60千克,那每日摄入蛋白质为:1.0~1.2gx60kg=60~72g

其中优质蛋白质占50%以上,并平均分配到三餐。

严重营养不良和急慢性疾病患者,蛋白质摄入量可达1.2~1.5g/(kg·d)。当然,如果有肾脏相关的疾病,也需要遵循医嘱,谨慎提高蛋白质的摄入。

(2)

对于成年人和有运动习惯的老年人,建议进行规律的抗阻运动,如坐位抬腿、拉弹力带等锻炼,在饮食以外,可以有效对抗肌肉衰减。

运动锻炼小tip

对于运动来说,推荐频率还是每周3~5次,每次锻炼累计30~60分钟。中、高强度的抗阻运动,每组局部抗阻运动之间休息30~60秒,每周频率以2~4d为佳,最好隔天进行。

如果有进行中等强度锻炼,除了日常饮食摄入的蛋白质以外,最好额外补充乳清蛋白15-20g,蛋白补充剂就是一个好选择~

“存钱不如存肌肉”,

肌肉意味着力量,

肌肉意味着更强的生命力。

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贮备肌肉”的重要性,

为了我们长久而健康的生活,

动-吃-动-吃起来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yangbulianga.com/yyblyc/20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