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专家共识
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专家共识(CSCO肿瘤营养治疗专家委员会) 推荐意见节选 瘤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及评定 推荐意见 (1)恶性肿瘤患者一经明确诊断,即应进行营养风险筛查。(1类) (2)现阶段应用最广泛的恶性肿瘤营养风险筛查工具为PG—SGA及NRS。(1类) NRS评分≥3分为具有营养风险,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制定基于个体化的营养计划,给予营养干预。(2A类) (4)NRS评分3分者虽然没有营养风险,但应在其住院期间每周筛查1次。(2A类) (5)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部分实验室检查有助于了解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的原因及严重程度,以对患者进行综合营养评定。(2A类) (6)营养风险筛查及综合营养评定应与抗肿瘤治疗的影像学疗效评价同时进行,以全面评估抗肿瘤治疗的受益。(2A类) 终末期手术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 推荐意见 (1)无胃排空障碍的择期手术患者不常规推荐术前12小时禁食,无特殊的误吸风险及胃排空障碍的手术患者,建议仅需麻醉前2小时禁水,6小时禁食。对术前无法进食的患者可通过静脉给予碳水化合物。(1类) (2)多数患者术后不应中断营养摄入。手术后应尽早开始正常食物摄入或肠内营养,大部分接受结肠切除术的患者,可以在术后数小时内开始经口摄入清淡流食,包括清水。(1类) (3)具有重度营养不足风险的患者,大手术前应给予10—14天的营养治疗。围手术期有重度营养不足的患者,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肠内营养不耐受,胃肠道功能受损等)导致连续5—10天以上无法经口摄食或无法经肠内营养达到营养需要量的患者,应给予肠外营养治疗。(1类) (4)不能早期进行口服营养治疗的患者,可以应用管饲喂养,特别是接受了大型的头颈部和胃肠道手术、严重创伤或手术时有明显的营养不足的患者。在所有接受腹部手术的需管饲营养的患者中,推荐放置较细的空肠造瘘管或鼻空肠管。(1类) (5)对于接受大型的颈部手术和腹部手术的患者,可以考虑围手术期应用含有免疫调节成分(精氨酸、n-3脂肪酸和核苷酸)的肠内营养。(1类) 终末期化疗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 推荐意见 (1)虽然营养治疗能够改善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食欲,但是目前数据显示对血生化指标和临床结局没有明显作用,因此对没有营养不足的化疗患者不推荐常规营养治疗。(1类) (2)当化疗患者每13摄入能量低于每13能量消耗60%的情况超过10天时,或者预计患者将有7天或者以上不能进食时,或者患者体重下降时,应开始营养治疗,以补足实际摄入与理论摄入之间的差额(2A类)。为了降低感染风险,推荐首选肠内营养(2A类),如果患者因为治疗产生了胃肠道黏膜损伤,可以采用短期的肠外营养。(2A类) (3)建议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采用标准配方。(2A类) (4)化疗期间复合维生素的摄人对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复发率与生存时问没有影响。(2A类) (5)因为担心营养对肿瘤的促进作用而放弃营养治疗缺乏依据,如果存在临床指征,仍应该使用。(2A类) 终末期放疗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 推荐意见 (1)对放疗患者的营养评估应在肿瘤诊断或入院时就进行(特别是放疗前和放疗过程中),并在后续的每一次随访中重新评估,以便在患者发生全身营养不足前就给予早期的营养治疗和干预。(2B类) (2)放疗患者的每13消耗和正常人相似,放疗患者的一般状况要求为KIX分以上,故以25~30kcal/(kg·d)来估算一般放疗患者的每13所需量。(2B类) (3)放疗患者中肠外营养的目的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改善功能和提高疗效的目的:预防和治疗营养不良或恶病质;提高患者放疗的耐受性和依从性;控制或改善某些放疗的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2B类) (4)对于没有胃肠道功能障碍者,肠外营养没有必要,甚至有害。(1类) (5)营养治疗的选择:为了降低感染风险,推荐首选肠内营养(2A类),梗阻性头颈部肿瘤或食管癌影响吞咽功能者,肠内营养应经管给予(2B类)。肠外营养推荐用于:不能耐受肠内营养且需要营养治疗的患者,如放疗后严重黏膜炎和严重放射性肠炎患者。 (6)不推荐没有营养不足或营养风险的放疗患者常规使用肠外营养。(1类) 末期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 推荐意见 (1,营养治疗可以提高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2A类) (2)对于重度蛋白质一能量缺乏型营养不良、恶液质患者,单纯的营养治疗既不能保持机体无脂体重,也未提高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及远期生存。(2A类) (3)接近生命终点时大部分患者,只需极少量的食物和水来减少饥渴感,过度营养治疗反而会加重患者的代谢负担,影响其生活质量。(2A类) (4)对于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不主张采用高能量营养治疗获得正氮平衡或氮平衡。(2A类) (5)积极营养治疗可以为抗肿瘤治疗提供时机和保障,两者联合应有益于生存质量提高和生存期延长。(2A类)J (6)确定营养素需要量,应当根据疾病状况、体重与身体成分组成、生理功能变化等进行个体化评估,制订合理化配方。(2A类) (7)糖皮质激素和醋酸甲地孕酮增加食欲疗效确切。(1类) (8)无论肠内或肠外营养治疗患者,都需要监测出入液量、水肿或脱水的症状和体征、血电解质水平等,并及时调整补充剂量;可根据病情,选择肠内或肠外途径补充。(1类) 《可可西诚私人订制医学减脂工作室》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yangbulianga.com/yyblss/824.html
- 上一篇文章: 胃不好的人一定要吃,比胃药还厉害
- 下一篇文章: 6岁肌营养不良患者,民航广州医院帮他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