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核细胞的核小体对巨幼细胞性贫血有诊断价
巨核细胞的核旁小体简称为细胞核小体,对这种细胞核小体的观察是否有临床意义?本人曾做过一组数据,现分享给大家。 1.数量变化及机理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含核小体巨核细胞数和细胞内核小体数均明显增多,这与叶酸、B12缺乏导致DNA合成不足和染色体、着丝点或纺锤丝断裂有关。 表1各组的平均巨核细胞数和含核小体巨核细胞数 组别 n 巨核细胞数 (X+S) 含核小体 巨核细胞数 P值 (与巨幼贫比) 对照 36 67.0±14.4 4.3±2.1 0. MDS 15 60.5±26.1 8.7±6.2 0. M6 9 40.5±25.3 4.2±3.4 0. 巨幼贫 29 45.2±18.9 14.1±6.1 - 2.核小体形态这种核小体较红细胞和淋巴细胞内的微核大,形态类同血小板大小,但其内部结构与血小板有明显区别,前者比较实心,染深紫红色。 3.检测意义 (1)巨核细胞的核小体结构清晰,易于观察,有时低倍镜下就可协助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核小体大于≥4个的受检者阳性率明显高于MDS、M6和对照(分别为巨幼贫89.5%、MDS40.0%、M.3%、对照2.8%)。 (3)每例平均核小体≥4的巨核细胞也明显增多(分别为巨幼贫4.55%、MDS1.00%、M60.44%、对照0.03%)。 4.结论巨核细胞核小体在MA、MDS、M6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对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所帮助。 友情连接 吴茅第57期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yangbulianga.com/yyblss/12178.html
- 上一篇文章: 安陆市紫金路小学举办红歌比赛
- 下一篇文章: 收藏版用这些创意,玩转湖北赏秋叶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