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复习middot缺铁性贫血和
一、缺铁性贫血 1.概念: 体内贮存铁耗尽→红细胞内铁缺乏→缺铁性贫血。 因缺铁和铁利用障碍影响血红素合成的贫血,称为血红素合成异常性贫血。 2.铁代谢: (1)贮存铁: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功能状态铁:血红蛋白铁、肌红蛋白铁、转铁蛋白铁、乳铁蛋白、酶和辅因子结合的铁。 (2)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以Fe2+形式吸收,以Fe3+形式运输,转铁蛋白饱和度为33%。 (3)维生素C、蛋白质利于铁吸收。 3.病因: 摄入不足:需求增加、偏食、长期食物中缺铁 吸收障碍:胃大部切除、胃肠道功能紊乱、转运障碍 丢失过多:失血,以慢性失血最常见 4.临床表现: 贫血表现: 组织缺铁表现:神经行为异常(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易感染,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口腔(缺铁性吞咽困难);匙状指。 缺铁原发病表现:痔、月经量过多、消化性溃疡、血红蛋白尿(血管内溶血)等。 5.实验室检查: (1)血象: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正常或轻度增高;白细胞和血小板正常或减低,部分患者血小板升高。(白细胞不升高) (2)外周血涂片:红细胞体积小,中央淡染区扩大 (3)骨髓检查:核老浆幼,铁粒幼细胞减少或消失,骨髓可染铁消失(诊断缺铁性贫血最可靠) (4)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总铁结合力↑,红细胞游离原卟啉↑,血清转铁蛋白受体↑ 6.治疗: 根除病因,补充铁剂。 口服铁剂后,外周网织红细胞增多,5~10天达高峰,血红蛋白2周后开始升高,2月左右恢复正常,继续口服铁剂4~6个月,待铁蛋白正常后停药。 二、巨幼细胞贫血1.病因: 叶酸、VitB12缺乏。全素食者导致VitB12缺乏。VitB12在内因子参与下于回肠末端吸收。 2.临床表现: 贫血,严重者全血细胞减少;牛肉舌;对称性远端肢体麻木、深感觉障碍、共济失调、步态不稳、椎体束征阳性、腱反射亢进。 3.实验室检查: 大细胞贫血,核幼浆老,血清叶酸<6.8nmol/l,血清VitB12<74pmol/l。 4.治疗: 治疗原发病,补充叶酸及VitB12。 技能考试进行中,回复「技能考点」有惊喜。助手君只能帮你们到这了。点击最下面的阅读原文,可以下载包含十年真题的「掌上题库」App。 执考助手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yangbulianga.com/yyblhy/12231.html
- 上一篇文章: 孝感市信息化应用展示会顺利召开省平台携
- 下一篇文章: 振奋孝感这个景区被湖北省旅游委公开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