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大众都有一个误区,以为「长得胖就是因为营养过剩」所以很多人减肥时第一反应都是——我可得少吃点儿。然而事实正相反:你瘦可能是因为营养不良,你胖还是因为你营养不良!就像肥胖不能单以体重数字来衡量一样。有没有营养不良,也从来不看你体型是胖是瘦,只看你怎么吃。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的今天,营养不良问题依旧严峻。有调查显示,目前全世界处于“营养不良”状态下的人数已高达1/3。同时根据《全球营养报告》,胖人的营养不良问题甚至比瘦人更严重。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新的概念——隐性饥饿。正如前段时间网上流行的“隐形贫困人口”同理,隐性饥饿也就是指有的人表面看上去每天都吃好喝好胖得流油,但实际上营养非常跟不上。百度百科对隐性的定义隐性饥饿:指机体由于营养不平衡或者缺乏某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同时又存在其他营养成分过度摄入,从而产生隐蔽性营养需求的饥饿症状。这种饥饿并没有明显的感觉,必须靠“吃好”才能缓解。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光在中国,隐性饥饿的人口就达到了3个亿。因此肥胖≠营养过剩空热量→隐性饥饿不管你摄入了多少热量,只要你缺乏长期定量的,由多种类、高质量的营养素所构成的健康饮食,亦或者挑食只吃单一的几种食物,都会营养不良。所以就很好理解胖人为什么更容易得营养不良了。吃得多体重基数更大的人与体重正常的人相比,就像大卡车与小轿车,大卡车要维持正常运作需要更多燃料,所以肥胖者日常对能量的需求量更大,所需能量不能得到满足时,就容易营养不良。吃得不合理肥胖者往往偏好高脂、高糖、高热量食品,使体内“垃圾食品”过多,又排斥蔬菜水果等有益身体的食物,营养结构失衡,也会影响到其他身体必需营养的吸收。代谢能力弱身体代谢能力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体虚”。许多肥胖者因为营养不良,导致身体新陈代谢系统的工作能力减退。吃进身体的能量、糖和脂肪不仅不能有效利用,还会倾向于直接转化为多余的脂肪,越堆越多,于是越来越胖,越胖越虚……不爱运动这点想必不需要再多说了,说多了都是泪。那么最后,我们应该如何做来避免“胖——营养不良——更胖”的恶性循环呢,以下几点可供参考!充足我们的饮食必须能提供充足的各类日常必需营养素、纤维和能量。就拿我们熟悉的铁来说,铁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营养素,由于每天都会消耗,所以必须不断地进行补充。补充铁的唯一方式就是食用含铁的食物。如果摄入量不足,很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人也会变得虚弱、疲劳、忧郁,缺乏热情,这时候摄入一些富含铁的食物会让你恢复元气满满的状态。肉类、鱼类、家禽和豆类都是很好的选择。均衡均衡所选择的食物,不应该只重视某一种营养素或某类食物,而忽略了其它。饮食均衡很重要,拿另一种人体必需营养素钙来举例。饮食中缺少钙会导致生长阶段骨骼发育不良,成年人阶段会更容易受到骨质流失的影响。大多数含铁量丰富的食物往往含钙量都很少,比如钙的最佳食品来源——奶和奶制品,它们的含铁量就很少。维持身体健康所需的营养素有40多种,因此在选择能够提供特殊营养素的食物时,就必须做到均衡。控制热量食物应提供维持正常体重所需的能量,不多也不少。控制热量——也就是能量的摄入量不应超过对能量的需求,控制的量是指保证从食物中摄入的能量与身体功能和体育活动中所消耗的能量相对平衡,这种饮食才能控制体重和体脂。适量食物中没有过多的脂肪、盐、糖和其他不需要的成分。为了健康,应该控制某些食物成分的摄入,如脂肪、胆固醇、添加糖和盐。适量不是节制,比如夏天大家喜爱的可乐冰淇淋,天天吃自然不可取,如果只是一个月吃一两次影响就可以忽略不计了。适量意味着需要限制,对于部分食物成分也是如此,就像膳食纤维对消化系统的健康有好处,但太多则会导致营养素的流失。多样化平均每天应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并且为了维持营养素的稳定供给,按时吃饭很重要。每种食物中都含有不同的人体所需营养素,并且含量高低不一,多样化的组合更容易帮助做到营养充足,并且尝试多样化的食物也能为饮食带来更多乐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yangbulianga.com/hjyybl/18882.html